第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(1 / 2)

此时的慕容俊正站在蠡县东城城头,躁动不安地忽儿向东边眺望,忽而向北方眺望。遗憾的是,北方天云渺渺,眼光无法穿透云障看到数百里外的北沟河;东方阡陌蜿蜒,其上却没有他盼望的身影。他是在等待慕容恪的到来。

慕容俊凌晨时分收到慕容恪传来的消息,说传言孙兴、李产可能有变,为防万一,渡口水寨和武邑需要重新安排守将。这个消息和蓟城失守的消息结合到一处,当场就把慕容俊震懵了。两万民军突袭蓟城像是在燕国心脏上插了一刀,确实让人很痛,只是还不足以致命,还有挽救的机会。可若是孙兴、李产倒向民军,后果就太严重了,就像是插进心脏的钢刀狠狠搅了两下,整个燕国心腹都将因此糜烂。而且有李产呼应,民军只需分出一支偏师就能沿北沟河防守,让他的三万人马隔河兴叹,连补救都不可能。

慕容俊顾不得回军北上了,当务之急是弄清传言是否属实,于是匆忙分遣人手赶赴渡口水寨和武邑准备查证。查证人手走到半路就和渡口水寨北逃的溃兵撞个正着,不用再跑冤枉路就弄清了事实,并折身回来禀报给了慕容俊。

尽管先前有了心里准备,得知实情后慕容俊依旧承受不起,整个人都被巨大的恐惧笼罩住了,以至于惶惶然没有半点主意,唯一能做的就是急招慕容恪,希望慕容鲜卑的战神能够迎难奋起,将燕国从困厄中拯救出来。

然而,慕容恪迟迟未到,不利的消息却源源不断地传过来。

民军在滹沱河北岸一带蓄势已久,渡口水寨的大火就是全面发动的信号,从大火燃起的那一刻起,石青所有的部署瞬间被点燃,战火倏地在平静的蠡县、安国、无极等地扩散开来。//www.qМ/

有主将为内应,渡口水寨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民军夺下,孙方随后收拢了三四千幽州士卒降兵驻守水寨,混编骑则马不停蹄赶向安国,在安国东十五里处,与鹿勃早、诸葛羽两部步卒前后夹击,大败慕舆根所率燕军精骑。

此战过后,混编骑人马不减反增,被遣往安国送战马为食、原直属混编骑的一千五百名骑士通过缴获再度跨上了战马。李崇勒令这一千五百骑依旧留在鹿勃早麾下,护卫策应民军步卒。自己则和魏憬继续向西追击,接应无极守军东来。

混编骑离开后,董超向诸葛羽传达了石青密令,安国守军旋即一分为二,鹿勃早率八千多步卒和一千五骑兵急赶蠡县,诸葛羽率本部五千步卒转向渡口水寨。

清晨,石青终于收到了皇甫真传来的蓟城已下的喜讯;于是鲁口民军再无顾忌,开始大举出动,一万马步开出大营在燕军正面结阵,三万民军步卒扛着、推着早已备妥的原木,从东侧出大营直奔清凉河西岸,飞快地在清凉河上搭建起浮桥。与此同时,逢约率南皮三千守军倾巢而出,开始在清凉河东岸巡游,遥遥监视对岸燕军,掩护民军搭建浮桥。

七月十八日午时,在李绩协助下,丁析、韦伯阳率三千民军进入武邑,诛杀了千余顽抗燕军,将四千范阳郡守兵和燕军降兵裹入民军;随后韦伯阳统带一千五百士卒留守武邑,丁析、王午、李绩三人率五千余人马即刻北上,增援蠡县。民军数量太少,这一战需要将所有人马都投入到前方战事。

午初,一座简易浮桥草草搭就,八千民军步卒跨过浮桥,来到清凉河东岸,与南皮守军会合后,与燕军大营隔岸遥遥对峙。

这个时候,诸葛羽恰恰率部赶到渡口水寨。没有停顿片刻,从孙方手中接过水寨防卫之后,诸葛羽一边着手布置防卫,一边督促孙方率本部人马即刻北上蠡县,以为鹿勃早呼应。

蠡县有三万精锐燕军,其中有骑兵一万。鹿勃早步骑合计才一万人马,算上孙方部也不过一万四千余;这样的实力攻打蠡县完全是痴心妄想。尽管如此,石青依旧做了这样的部署,鹿勃早也毫不犹豫地依令行事。

战争胜利与否从来不是兵马粮草数量的简单计算,而是信心、意志和指挥、策略的有效叠加。以数量进行的妙算从来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,现实中几乎遇不上那种理想状态。石青相信,随着谣言的流传,随着滹沱河渡口水寨的易守、安国民军的顺利突围等诸般意料之外事件的发生,就算蠡县燕军犹有一战之力,也会因此变得谨慎小心,不敢随意出城攻击。鹿勃早久经战事,更明白一鼓作气、趁势而进的道理,所以根本没把燕军看在眼里,脚步没有半点停顿地杀向蠡县。

石青和鹿勃早料得不错,此时的蠡县正陷入愁云惨雾之中,三万燕军别说出城攻击,就算待在城内都惶惶不安,大祸即将临头一般,没有一点安全的感觉。其中包括他们的国主慕容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