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旗

第二十三章 便当慷慨奋进(3 / 7)

曹丰见曹幹沉吟摸髭的样子,像在思考什么东西,便问他,说道:“阿幹,你在想啥?”

曹幹回过神来,说道:“阿兄,我在想,刘从事的这三个建议都还是很靠谱的,按她的这三个建议行之,县城确是不见得就打不下来。”问道,“阿兄,董三老怎么说的?他仍不同意么?”

曹丰点了点头,说道:“听完了刘从事的这三条建议,董三老他还是不同意。”

“为何不同意?”

曹丰说道:“董三老说,刘从事的这三条准备,听起来好像可行,但放到实际上,却不见得有十足的把握,就能凭此打下县城,而若不能的话,咱们现在总共也就两千多人,是经不起损耗的!万一伤亡过大,咱们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、打出来的声势,可就一下子便会垮了。郡兵如果再趁机前来围剿,后果就会越发糟糕,这东郡,咱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。”

田家坞堡里边住的,不是田交的族人,就是田交家的宾客、徒附。

族人这块儿,田交是他们的族长,他的这些族人们不仅在经济上依赖他,种着他的田,并且在宗法上也受他的掌控,如此情形下,怎敢背叛他?如果真的有哪个族人敢背叛,那么就算是帮助义军打下了坞堡,这个族人在当地也压根立不住脚,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死的。

徒附、宾客就更不必提了。

宾客相对太少,起不了作用。

徒附近似农奴,地位更卑微,又没有组织,莫说董次仲、刘小虎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找徒附做内应,便是想了,又并且找到了一个两个徒附愿作内应,也压根没用。

曹幹问道:“刘从事又是怎么说的?就此算了么?”

曹丰说道:“没有就此算了。刘从事听了董三老此话,便问董三老,不愿打县城,是不是因为觉得咱的人马太少?董三老说,是有这方面的原因。刘从事就拿了封信出来,给董三老看。”

曹幹问道:“拿了封信出来?什么信?”

县城则不然。

县城里边住的可不只是一姓一族之人,住的人很多、很杂。

这,就给了董次仲和刘小虎下手寻找合适内应的足够空间。

因此说,固然董次仲所言不错,县城的城墙比坞堡高,县城的守卒比坞堡多,表面看来好像是比坞堡难打,但刘小虎所言却也对,县城的内部其实却是要比坞堡的内部更容易被攻破。

……